当前位置: 首页 > 园内新闻 > 【绵机幼】合理膳食,助力成长

【绵机幼】合理膳食,助力成长

2023年11月11日 10:34:16 访问量:25


合理膳食

助力成长




幼儿在园的每一天对于家长来说应该都是充满未知和好奇的,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一起来揭秘一下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——幼儿的一日膳食。



有细心的家长应该发现了,我们每周都会在宣传栏中将幼儿一周的食谱进行公示,每道菜后面都会备注所用食材及每人需要摄入的量。那这个人均摄入量是怎么得出的,食材种类又是如何搭配的呢?



1

制定科学、合理、平衡的营养食谱


3-6岁是幼儿身体迅速发育的阶段,这个时期给予幼儿全面、均衡的营养非常重要。和成人一样,幼儿每天必须获得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水、微量元素、维生素这六大营养素。我们会根据不同年龄所需的营养,调整食物的结构,不断完善幼儿膳食的营养模式。为幼儿配备的各种食物量,均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绘制的《中国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宝塔》日均需要量所制定的。



我们的膳食

(一)它保证了幼儿每日膳食中有充足、平衡的营养,形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,动物性食物为辅,能量来源以粮食为主的中国营养特色。

(二)食物花色品种和搭配多样。我们重视食物花色品种多样化、合理化,基本做到一周无重复的菜肴和点心。搭配多样,保证营养均衡。



搭配原则

1.米面搭配

米饭和面食的搭配;粥与面点的搭配;从多种组合上保证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。

2.粗细搭配

粗粮与细粮的搭配,如红薯、玉米、南瓜、荞麦、高粱等和大米的搭配,以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。

3.干稀搭配

牛(酸)奶与面包、蛋糕,米饭与汤的搭配,汤羹与坚果的组合,提高幼儿营养的吸收 ,增加水分达到补充营养的作用。

4.甜咸搭配

干湿甜点心与干湿咸点心的搭配,以控制食用糖与盐的摄入,使幼儿每天均衡的食用糖与盐。

5.动物性蛋白与植物性蛋白搭配

动物性食品(鱼、肉、虾、鸡、鸭、蛋等与豆制品(豆腐、香干、黄豆、赤豆等)食品的搭配,重视植物性蛋白的摄入,提高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及生理价值。

6.深绿色蔬菜、浅色蔬菜、水果的搭配

大多数深色蔬菜所含的微量元素、维生素比浅色蔬菜及水果高。每天供应适量的蔬菜、水果,保证了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,并提高了利用率。



根据季节特点提供恰当的食物

春天,天气暖和,幼儿生长发育快,及时补充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。如虾皮、海鲜、紫菜、绿色蔬菜、豆制品等。

夏季,幼儿消耗体力大,多吃清淡、消暑的食品。同时增加西瓜的食用量。

秋天,天气干燥,是幼儿增加体重的最佳时节,及时增加热量高的食品。同时注意预防肥胖的发生。并提供冰糖雪梨等润肺去燥的保健食品。

冬天,天气寒冷,是幼儿储存能量的最好时机幼儿既要贮存能量又要御寒,又能满足日益生长的需要,就多吃甜食,如红烧肉、酱汁大排。使孩子获得足够的热量。



烹调方式适合幼儿特点

入园后从较大的块、丁、片,逐渐过渡到带骨的食物。并贯彻少油、少盐、低糖、弱酸、无刺激的健康理念,采用蒸、煮、烧、烩、焖烧以及软馏等适合幼儿的烹调方式,助力幼儿的成长。



2

必须引导幼儿正确合理的饮食习惯


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孩子具有良好的体质基础。因此,我们也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当然,这也是父母应该注意的问题。

(一)孩子适当进餐。幼儿园提供的食物占孩子需要量的80%,其余20%(早餐)需要在家提供。幼儿园的两餐一点是:中午11:10供给量占总需求量30%~35%,下午2:40的点心供给量占总需求量的10%左右,下午4:10的晚餐占总需求量的25%~30%。

(二)孩子吃饭要细嚼慢咽。可以使肠胃充分分泌各种消化液,对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完全的消化吸收。每顿饭的时间20-30分钟。

(三)不给孩子吃汤泡饭。汤水喝得太多,冲淡胃液;未经嚼烂的饭食,不利胃肠的消化,并增加胃的负担。

(四)肥胖的孩子注意饮食调节。调整进餐顺序:喝汤---吃菜---吃肉食等---主食。减慢进食速度。

(五)养成定时进餐,安心进餐,不挑食、偏食、不暴饮暴食,讲究饮食卫生。

(六)教导、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吃饭,拿勺拿筷吃饭是锻炼手的运动功能及手眼的协调。尽量不要喂孩子吃饭、别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。

(七)针对幼儿进行心理诱导。孩子饿了自然会吃。一些家长担心孩子营养不良,强迫孩子多吃,并严厉训斥孩子,这对孩子的机体和个性都是一种可怕的压制,使孩子认为进食是极不愉快的事情,逐渐对进食反感,因此,在孩子进食时我们不强迫孩子,而是顺其自然,鼓励引导幼儿适量进餐。

总之,幼儿的饮食问题牵动着一个家庭,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必须重视幼儿的饮食健康,膳食营养的均衡。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期,对营养需求比较高,教育幼儿不吃零食或者少吃零食,不喝饮料,饮用白开水,注意平时的饮食卫生。让我们共同呵护孩子的健康,为幼儿的膳食营养均衡保驾护航。


END




编辑:汪杉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搜索框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绵阳市机关幼儿园 特此声明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 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绵阳市机关幼儿园 版权所有

联系地址: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南河路9号
邮编:621000 联系电话:0816-2213865
Email:myjgyey@163.com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